
一张照片、一位人物、一段往事股票在线配资交易所,汇聚成一生的回忆。
大家好,我是历史君。今天,我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珍贵的老照片。
在我们的生活中,“主席”这个称呼早已成为毛主席的代名词。无论是领导人,还是普通百姓,大家习惯性地称呼毛泽东为“主席”。那么,这个称呼是如何来的呢?今天,就让我通过一些老照片,带大家一起回顾这个话题。
事实上,最初人们称呼毛泽东为“毛委员”。有一首江西民歌里曾唱道:
“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嘿咯嘿,
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嘿咯嘿。
展开剩余76%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,
餐餐味道香呀味道香。”
这首歌里的“毛委员”指的正是毛泽东。这一称呼的由来要追溯到1927年8月7日,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上,毛泽东被选为候补委员。从那时起,人们就开始称呼他为“毛委员”。这一会议被称为“八七会议”,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,决定了要免去陈独秀的职务。
当时的毛泽东还只是一个候补委员,地位并不高。然而,从这首民歌中,我们可以看出,毛泽东非常亲民,不摆架子,深入民间与百姓同吃同住,深得人民的爱戴。
时间到了1931年11月7日,在江西瑞金市的叶坪村召开了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。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看重这次会议,但它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这次会议成立了苏维埃政府,并选举了政府领导班子。在这次大会上,毛泽东被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。
这次大会共有600多名代表参加,在会议前还举行了阅兵仪式。晚会上,大家点燃了灯笼和火把,毛泽东与群众一起欢呼、歌唱,场面十分热烈。从那一天起,人们开始称毛泽东为“毛主席”,这个称呼也就此流传开来。
随着历史的发展,主席这个称谓经历了多次变化,但大家已经习惯了,毛泽东始终是“主席”这一称呼,直到今天。
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组老照片,是在1949年和1950年拍摄的,展示了毛主席的一些经典单人照。经过上色处理后,这些照片更加清晰,能够更好地展现毛主席的真实面貌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。
- 1949年10月1日,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,威风凛凛,气宇轩昂,展现出大国领袖的气质。
- 同一天,毛主席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,历史性的时刻在此定格。
- 1949年,毛主席在北京的照片,脸上带着坚定与自信。
- 1949年,毛主席在莫斯科,参加庆祝斯大林70岁寿辰的大会,并发表重要讲话。
- 1950年,毛主席在全国战斗英雄、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致辞,向劳动人民致敬。
- 1950年10月1日,毛主席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大会上,再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,神情庄重。
- 1950年,毛主席在北京同新闻工作者进行亲切的谈话,展现了他与媒体的互动。
笔者感言:“当年鏖战急,弹洞前村壁,装点此关山,今朝更好看。”从一张张历史照片中,我们见证了毛主席的伟大与中国的崛起。
各位网友股票在线配资交易所,看到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,你们有什么感想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分享你的看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